今天跟往常一樣忙碌
但我發現自已開始上手了
抵押權設定、塗銷登記,可以教民眾如何填寫
應具備什麼資料,哪裡該蓋章、該簽名
要給自己掌聲掌聲~
不過,遇到繼承案件,尤其是繼承人較多、其中有代位繼承的
那就比較複什了
我發現,很多抵押權設定案件,巳經沒有委託代書了
都是銀行幫客戶把資料填一填,請客戶自已來辦
另外,年底了,贈與案件開始變多,
人的習性都差不多,總是在最後一刻(12月底了)
才會趕著辦贈與,不然,損失了一年的贈與免稅額…
今天跟往常一樣忙碌
但我發現自已開始上手了
抵押權設定、塗銷登記,可以教民眾如何填寫
應具備什麼資料,哪裡該蓋章、該簽名
要給自己掌聲掌聲~
不過,遇到繼承案件,尤其是繼承人較多、其中有代位繼承的
那就比較複什了
我發現,很多抵押權設定案件,巳經沒有委託代書了
都是銀行幫客戶把資料填一填,請客戶自已來辦
另外,年底了,贈與案件開始變多,
人的習性都差不多,總是在最後一刻(12月底了)
才會趕著辦贈與,不然,損失了一年的贈與免稅額…
寫作真的需要靈感
好久沒有發那麼多篇文章了
因為沒靈感寫不出來…哈
本來想要把上完謝清風老師的人資課,每上完一堂就發個心得文
但是理想很美好,事實很殘酷…那就是,沒時間也沒靈感
再加上每天幾乎都有課程或行程活動
所以拖著拖著到了今天,
今天突然看到網路一篇文章後
就突然靈感來了,坐在桌子前文思泉湧,
趕快趁這機會,多寫些文字,留些回憶的軌跡
但我先說,每個人對一件事的看法都不盡相同
也許有人會不認同我的想法,但…這是我的版
就讓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吧…世上很多事本來就沒有對錯
只是你和我所在的角色或位置不同罷了吧…
人資課最後一堂課後,老師很佛心的,下午留下來讓我們問到飽
天南地北,跟人資有關的,老師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
事前我就把問題擬好了,問了一個又一個問題
得到一些解決的方向,真好
以下就我上完謝清風老師的課後,一些心得給大家參考:
一、在公司算薪資的人,最核心就是要瞭解平日每小時工資額要怎麼算
二、工資、非工資、平日每小時工資額、二代健保薪資總額、應稅薪資、免稅薪資,這些裡面的內容都不盡相同,要去理解,千萬別搞混
三、彈性工時、責任制工時,這二者不同,若有遇到可以適用這些的行業別,要仔細去看勞動部相關的函令,要合法才不會被勞工挑戰
四、加班費計算極為複什,尤其國定假日(例如明年的總統投票日)又遇休息日,出勤加班費該怎麼算?這好難
五、勞工的權益,有勞基法保護著,所以,雇主要如何不被挑戰,又要兼顧成本的情況下,這真的是一門藝術,弄不好,勞工提告,公司耗費成本更高。
六、勞基法除了保障勞工拿到該領的薪資外,工時也有所限制,也就是不能過勞,一天最多12小時,每月最多加班46小時,但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,46小時可能無法滿足旺季的需求,該怎麼兼顧勞方和資方,這學問也是很高深,在這邊我不講方法,網路上有很多方法,最好的方法,就是花錢上謝清風老師的課最快啦~
七、勞工休假怎麼休,也是學問很高深,中小企業規模不太,有些行業甚至淡旺季明顯,總不能旺季請人,淡季資遣人吧,這會違法的,但是不這麼做,公司成本增加,又活不下去,是吧~怎麼辦呢,彈性工時就是因應這樣情況而產生的~
八、工資與勞健保退休金息息相關,所以定義工資及非工資是非常重要的,但很多給員工的錢,處於工資與非工資的模糊地帶,要看相關勞動部的函令,才有辦法趨吉避凶
九、勞動檢查,是公司最不想要遇到的事情,如何勞動檢查可以平安順利沒問題,就要知道勞動檢查是保障勞工的一項措拖,保障勞工,不外乎薪資要給足、休息要給夠不能過勞。
十、預防勝於治療,如何不要走上跟勞工在法院訴訟相見,先瞭解法令,在不違法情況下又兼顧公司存活的二者天平下,取得平衡最重要。
十一、勞方與資方,本身就是站在天平的二端,一端多、一端就少,所以,勞資爭議永遠不會有消失的一天。
十二、勞基法的精神,就我看來,就是要把員工當作自己的家人愛護、員工是資產、不是費用(疑~這樣比喻好像怪怪的~),但是,公司就是營利事業,要獲利,公司才活得下去,員工才領得到薪資,若老闆覺得,某個員工不是資產、而是費用時,該怎麼讓彼此能好聚好散,事先預防方法是訂好遊戲規則、事後方法是好聚好散,該給的給,但若有損及公司權益,雇主該怎麼處理呢?交給人資HR頭痛了,哈~
By劉怡瑄會計師/地政士
112/10/16-112/10/20參加保險經紀人職前訓練課程,這五天下來,有些收獲,跟大家分享:

1.保險從業人員個性積極主動,下課一群同學圍著老師問問題,學生很多圍著的老師,多半是講課的有切中同學痛點、或講保險實務經驗分享。
2.不同領域從業人員,有著不同的特質,會計從業人員務實心細,三句不離財稅規劃;地政從業人員低調勤快,三句不離房地產;保險從業人員積極主動,三句不離業績。
3.保險經紀人業以公司組織居多,個人執業事務所較少,保險從業人員習慣打組織戰,談的話題以業績居多,但很專業,會持續進修、會用專業替客戶解決問題,跟以前刻板印象很不同。
4.保險經紀人可擔任簽署人,簽署人白話說就是要審核保險文件。
5.保險經紀人是金融服務業,受政府高度監管,老大是保險局,內控要確實,不然容易踩紅線,保險局管滿嚴的。
6.上內控課時,老師強調,把自己定位弄清楚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事情,相互對立衝突就會降低,這蠻受用的,筆記起來。
7.學員男女生比例,粗估男6成、女4成,年紀有年輕、也有較年長的,經歷背景多是銀行內保險承辦人員或現從事保險人員。
8.先有法律關係、才有稅務關係,這句話很受用。
9.同學對講師的評價,期待課程能幫助未來執業,給我啟發,往後課程內容,要以目標客群的需求去設計,不然人手一機的情況下,上面老師講課淘淘不絕,下面的學員滑手機。
10.保險這領域,屬於較少人耕耘的市場,但也是競爭較小的市場。
11.廣告不實及未告知及揭露,為保險爭議案件大宗。
12.聽洗錢防制課,老師講了很多洗錢的實例,讓我的眼界又大開,老師介紹Reading bad 絕命毒師、Ozark 黑錢勝地兩部電影給我們參考。
13.核保跟體況、職業、保險利益、保額保費相關,自己有保多少保險,盡量低調,免得有道德風險發生。
14.今天老師有提到年金險未考慮最低稅負制被開罰案例,還有保經紀人綜所稅議題,可知保險從業人員也要懂稅,我找時間來寫篇跟保險有關的稅務議題文章。
總結:這幾天公務、課程忙得我團團轉,還一定要上台北上實體課,回到家都秒睡,但也有收獲,從擔任不同角色,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就不同。
第一線保險從業人員在背負公司給予業績壓力的同時,又要符合主管機關的規定,例如廣告要與商品相符、保單條款需告知及揭露,兩者的天平如何拿捏,真是一大學問。
學員從課程畢業後,從受雇轉成自營或自行執業,從業績思考角度,轉換成管理者角度,我相信對他們也是一大挑戰。
至於我,從前難以理解的保險稅務議題,在這五天中,也得到一些解答,至於哪些稅務議題,找時間再來寫文章跟大家分享,期待一下吧~